零甲醛吸引客户眼球
地板市场上很多地板上贴着醒目的标签,注明“零甲醛”“环保健康”。有些甚至说地板使用麦秸秆加工而成,用的是环保胶黏剂,所以不含甲醛。但是,往往在销售专柜未看到任何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。
地板市场上的“零甲醛”真的存在吗?
记有些商家宣称可以打造零甲醛家居空间、零甲醛婴儿床、零甲醛整体橱柜、不释放甲醛的地热地板等,但是上网一查这些产品该品牌地板甲醛释放量低于0.1毫克/升,支持检测,甲醛超标包退包换。一边在宣称零甲醛,一边又标注了甲醛的释放限量,显然自相矛盾。
市场上打着零甲醛旗号的家具、地板并不鲜见,记者在调查时发现,某品牌儿童家具销售员也向记者极力推销零甲醛儿童家具:“家具全部采用天然松木,只用了一点胶,放置一段时间,就没甲醛了。”
零甲醛仅是努力方向
近几年,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健康,甲醛被认为是一种强烈致癌物,所以,一些生产厂家纷纷炒作零甲醛概念,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。
天然生长的树木本身就含有少量甲醛,从理论上讲,凡是使用木材加工而成的家居产品,或多或少都会释放甲醛,产品宣传零甲醛是不科学的。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所谓的零甲醛地板或其他木质家居产品,有误导消费者之嫌。
部分厂家虽然能提供一些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,显示甲醛“未检出”,但这并不等同于甲醛为零。目前厂家在进行检测时往往采用送检的方式,送检样品与实际批量生产的产品是否保持同样的性能,仍存在一定变数。国内许多行业,包括家居产品,普遍存在送检、生产“两层皮”的现象,因此,检测报告只能作为产品性能的参考。
降低甲醛含量要多管齐下
国内一些家具、地板生产厂家通常使用的胶黏剂是脲醛胶。改进脲醛胶的配比与合成工艺,是目前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主要途径之一。与此同时,研制开发新型的非醛类胶黏剂也成为林业科研部门的重点课题。目前出现的几种非醛类胶黏剂各有特色,比如,大豆蛋白基等生物胶黏剂,具有可再生资源的潜能,但整体上仍处于研发阶段,其未能克服材质不匀、耐水性差的缺陷;异氰酸酯类胶黏剂制作工艺较为成熟,但价格和工艺要求较高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。
相对而言,近年来兴起的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黏剂有着一定的优势。这种黏合剂不含有甲醛成分,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无游离甲醛释放,安全环保,工艺简便,性价比高。同时,热塑性树脂作为粘接材料能够隔绝板坯间的水分流动,耐水性较好,板材稳定性高。
降低木质家居产品中的甲醛释放量,不能仅仅盯着胶黏剂一个方面,还要从产业链整体着手。胶黏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低,并不代表生产出的板材或家具的甲醛释放量就低,只有通过热压工艺、木材品种与胶黏剂的配合、后期处理等综合治理,才能真正降低木质家居用品的甲醛释放量。
甲醛中毒的症状表现
甲醛中毒的症状表现急性甲醛中毒 为 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引起的以眼、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。
1 、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职业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后迅速发病,结合临床症状、体征和胸 部X线表现综合分析, 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,方可诊断为急性甲醛中毒。
2、 诊断 及分级标准
2.1 甲醛刺 激反应
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,如眼刺痛、流泪、咽痛、胸闷、咳嗽等.胸部听诊及胸部X 线无异常发现。
2.2 轻度中毒
有视物模糊 、头 晕、头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
胸部X线检查除 出现肺纹理增强外,无重要阳性发现。
2.3 中度中毒
根据下列表 现综合分析,可诊断为中度中毒:
a. 持续咳嗽、 声音嘶哑、胸痛、呼吸困难,
b. 胸部X线 检 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。
2.4 重度中毒
具有以 下情况 之一者,可诊断为重度中毒:
a. 喉头水肿及窒息;
b. 肺水肿;
c. 昏迷;
d. 休克。
3、 治疗原则
3.1 迅速 脱离现场,静卧、保温、必要时吸氧。
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后,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小时,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。
3.2 注意观察,防止肺水肿。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。
3.3 对症处理,治 疗并发症,预防感染。
4 、劳动能力鉴定
轻度和中 度中毒, 经短期休息治疗,治愈后一般可以从事原作业。但有过敏体质者及重度中毒治愈后应调离。
5、 健康检查的要求
5.1 甲醛作业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及每2年一次的定期体检。
5.2 体检时 须进行内科、五官科、皮肤科、胸部X 线透视或缩影片等有关检查,有条件单位可做肺功能测定。
6、 职业禁忌证
a. 呼吸系统慢 性疾病;
b. 全身性皮肤病;
c. 慢性眼病;
d. 对甲醛过敏者。